《澎湃新聞》微信公眾號夫妻家暴議題報道受眾認知調查問卷
尊敬的受訪者:
您好!非常感謝您參與本次調查。本次調查旨在了解《澎湃新聞》微信公眾號關于夫妻間家庭暴力報道的框架構建對受眾框架形成的影響,您的回答將為《澎湃新聞》微信公眾號改進報道框架存在的不足提供重要參考。問卷采用匿名形式,所有數據僅用于學術研究,請您放心作答。
一、基本信息
1. 您的性別:
男
女
2. 您的年齡:
18 - 25 歲
26 - 35 歲
36 - 45 歲
46歲及以上
3. 您的職業(yè)
學生
企業(yè)職工
自由職業(yè)者
公務員 / 事業(yè)單位人員
退休人員
其他
4. 您是否關注過《澎湃新聞》夫妻家暴議題的相關報道?
是
否
二、報道框架主題平衡性
5. 您認為該公眾號中夫妻家暴議題缺乏哪一主題內容
家暴個案描述
反家暴普及
社會救助
道德評析
法律制度
6. 當您或身邊人面臨夫妻家暴這一社會問題需要救助時,您第一時間想到的求助渠道是?(可多選)
向親朋好友求助
向公安機關報警
自行尋找政府救助機構
因不了解救助渠道而不知所措
其他
7.
您希望增加哪類內容的報道?(多選)
反家暴普及
法律政策進展
社會救助
道德評析
三、報道體裁效果
8. 您更傾向于通過哪種形式了解家暴問題?
通訊/深度報道
消息
評論
9.
當您看到一起復雜的夫妻家暴事件,因缺乏評論而難以判斷時,您通常會?
放棄深入了解,僅知曉事件表象
查閱其他媒體或平臺的評論
與身邊人討論獲取觀點
其他
四、家暴歸因分析
10. 您是否認為家庭暴力事件的發(fā)生主要是施暴者個人層面的問題?
是
否
11. 您認為媒體對家庭暴力事件多從個人層面歸因,是否會讓您忽視背后的社會文化、法律監(jiān)管等系統(tǒng)性因素?
是
否
五、性別形象呈現
12. 在閱讀該公眾號夫妻家暴議題的相關報道后是否會加深您對此的刻板性別印象?(男強女弱)
是
否
六、新聞報道框架與受眾認知綜合反饋
13. 您認為該公眾號對夫妻家暴議題報道的框架構建,對您認知夫妻家暴這一社會問題的影響程度如何?
影響較大
影響較小
幾乎無影響
14. 您是否希望該公眾號在報道時,更全面地呈現夫妻家暴事件背景、多維度分析深層次原因,以修正您的認知偏差?
非常希望
比較希望
一般
不希望
15. 您對該公眾號改進新聞報道框架,還有哪些建議?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