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博醫(yī)療精益人才培訓第三期考試
一、判斷題(每題2分,共30分)
1.生產過剩浪費是指早于或多于客戶實際需求的生產,包括原輔料過早到廠、上工序過早加工。
對
錯
2.庫存浪費的“動態(tài)緩沖管理”中,若原輔料庫存連續(xù)兩個周期進入紅區(qū),需將最高庫存限額縮小1/3。
對
錯
3.搬運浪費僅指物料的長距離移動,短距離倒箱、臨時倉儲不屬于搬運浪費。
對
錯
4.精益管理課件設計的六大運營指標包括質量、成本、交付、安全、士氣、環(huán)境。
對
錯
5.等待浪費的核心原因是人、機、料不同步,如設備故障、物料不齊套。
對
錯
6.經(jīng)驗萃取的“過程回顧法(AAR)”需按“原計劃、實際發(fā)生、原因分析、改進措施”四步開展。
對
錯
7.過度加工浪費是指符合客戶需求的加工工序,僅因工藝復雜導致成本增加。
對
錯
8.精益課程結構中,案例分析模塊建議占比為20-30%。
對
錯
9.不良浪費包括生產不合格品及返修過程中消耗的材料、人工,不包含客訴損失。
對
錯
10.課件設計的“需求分析”階段需明確培訓對象的背景、知識水平及培訓期望。
對
錯
11.動作浪費的12種表現(xiàn)包括兩手空閑、彎腰動作、重復動作,不包含“步行走動”。
對
錯
12.精益課件視覺呈現(xiàn)的PPT設計原則包括簡潔明了、一致性、高對比度、適當留白。
對
錯
13.價值流圖是精益成本管理課程的核心主題之一,用于識別生產過程中的浪費。
對
錯
14.課件評估機制中的“應用評估”需在培訓后1-3個月開展,衡量知識的實際應用效果。
對
錯
15.七大浪費中,“庫存浪費”被稱為“萬惡之源”,會掩蓋設備故障、質量問題等隱患。
對
錯
二、單項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
1、下列哪項不屬于七大浪費的范疇?()
A. 等待浪費
B. 過度加工浪費
C. 庫存浪費
D. 培訓不足浪費
2、生產過剩浪費的產生原因不包括下列哪項?()
A. 換型時間長導致集批生產
B. KPI考核引導過量投料
C. 采用單件流生產模式
D. 未做訂單評審導致提前投料
3、精益管理課件設計中,需求分析的核心是明確()
A. 培訓對象與學習目標
B. 課程視覺呈現(xiàn)方式
C. 互動環(huán)節(jié)設計
D. 評估問卷內容
4、庫存浪費的改善方向不包括下列哪項?()
A. 動態(tài)緩沖管理
B. 增加安全庫存
C. 拉動式生產
D. 快速換型
5、經(jīng)驗萃取的“關鍵事件法(CIT)”核心是分析()
A. 日常常規(guī)工作流程
B. 對精益目標有顯著影響的事件
C. 全員參與的培訓活動
D. 標準化作業(yè)指導書
6、下列屬于動作浪費表現(xiàn)的是()
A. 彎腰取料
B. 設備故障停機
C. 物料不齊套等待
D. 產品精度超過客戶要求
7、精益課程結構中,理論講解模塊的建議占比是()
A. 10-15%
B. 20-30%
C. 30-40%
D. 40-50%
8、搬運浪費的主要產生原因是()
A. 員工技能不足
B. 客戶需求波動
C. 工廠布局不合理
D. 設備效率低
9、課件設計的“視覺呈現(xiàn)”中,數(shù)據(jù)圖表的應用原則不包括()
A. 選擇適合數(shù)據(jù)類型的圖表
B. 確保數(shù)據(jù)清晰可讀
C. 避免過度裝飾干擾信息
D. 優(yōu)先使用3D圖表增強美觀
10、下列哪項屬于“必須的非增值活動”?()
A. 質量檢驗
B. 產品搬運
C. 等待物料
D. 重復動作
11、精益課件設計中,“六大運營指標”的“士氣”指標關鍵點不包括()
A. 員工滿意度
B. 員工流失率
C. 改善提案數(shù)量
D. 事故率
12、快速換模(SMED)是下列哪類課程的核心主題?()
A. 質量改善課程
B. 交付效率課程
C. 安全管理課程
D. 環(huán)境管理課程
13、課件評估機制中的“后測”主要目的是()
A. 了解學員培訓期望
B. 衡量知識實際應用效果
C. 評估知識點掌握程度
D. 確定培訓對象需求
14、下列哪項屬于過度加工浪費的表現(xiàn)?()
A. 產品精度超過客戶要求
B. 物料倒箱搬運
C. 設備故障導致等待
D. 生產不合格品需返修
15、經(jīng)驗萃取的“結構化訪談法”主要用于()
A. 模擬生產場景
B. 獲取精益專家的隱性知識
C. 回顧已完成的改善項目
D. 識別關鍵浪費點
三、多項選擇題(每題5分,共25分)
1、下列屬于七大浪費的有()
A. 生產過剩浪費
B. 庫存浪費
C. 搬運浪費
D. 等待浪費
E. 不良浪費
2、精益管理課件設計的“六大運營指標”中,與“成本”相關的關鍵點包括()
A. 生產成本
B. 庫存成本
C. 運營費用
D. 單位產品成本
E. 準時交貨率
3、經(jīng)驗萃取的常用方法包括()
A. 案例分析法
B. 結構化訪談法
C. 過程回顧法(AAR)
D. 沙盤模擬法
E. 關鍵事件法(CIT)
4、精益課程結構的核心模塊包括()
A. 理論講解
B. 學員互評
C. 案例分析
D. 實操演練
E. 評估反饋
5、課件評估機制中,“柯氏四級評估”相關的評估環(huán)節(jié)包括()
A. 前測(了解學員基礎)
B. 后測(評估知識掌握)
C. 課堂紀律評估
D. 應用評估(衡量實際應用)
E. 效果評估(分析對運營指標影響)
關閉
更多問卷
復制此問卷